2009/06/18

這個下午,就是快樂


最近,最近我看得天空,很入迷。好比今天吧!雲層一坨坨,像剛撕下的一個個棉花球,揉一揉,全放在一堆,堆滿整個天空。白天的陽光還烈,一坨坨的綿花球簇擁著,雪白的,閃著光,就是不讓太陽露臉。我有點訝異,天空是這樣的,塞滿棉花球。天空,不是應該空無一物嗎,偶爾幾片雲,幾隻飛鳥,反正就是清清空空的,不像這樣的「大—軍—壓—陣」。

天空有多大,棉花球就有多多,這不是很詭異嗎?空無一物的天空一下子就長了這麼多棉花球。

這些天是這樣的,到下午就很悶,悶到一股氣老發洩不出來。記得第一場大雨,就是悶了三天,一下子就倒出了滿天滿地的雨,把人都趕到走廊下,把車都塞爆。

下得好啊!台灣需要雨,大地需要雨,植物需要雨,動物需要雨,就憑這些,我們就算全身濕透透,都要感謝老天爺還眷顧著這片土地。

這第一場雨,是我參加tittot琉園在新光三越A9館舉辦的貴賓茶會之後遇上的。

是上個週六午后,在燈光透著金黃的空間,在涼涼的冷氣包圍下,四、五十個人都畫著五彩繽紛的鳥—在展翼而飛的雪白陶土鳥,在昂然而立的雄鷹,每個人都聚精會神畫著。好像沒有人不會畫,就不過是把五顏六色塗了上去,小男生為藍鷹穿上紅肚兜;長髮女郎為鳥畫上浪漫的紫色彩衣;頑皮的小女生把豔麗的彩鳥,又點上白色的點點,像印象畫;老先生可不得了,細細畫出羽毛的層次,像雪地裡雄糾糾氣昂昂的鷹…,最後大家都留念拍照,每個人對自己的作品滿意得不得了,像是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居然還有畫畫的天份。

這個下午,就是快樂。四十多個人的快樂,圍起來,快樂就更放大了。

呵,把鳥裝袋,開開心心地回家吧!卻怎麼也想不到,出得門來,就是一場大雨,真是痛快!悶熱好久的天空,痛快!平靜好久的心情,也有了好久不曾發現自己天份的痛快!
.

自由意境的存在感 - tittot琉園15週年《享飛》記者會


舒服的陽光,透進了場內。
光線流串在這個色彩與那個色彩間,
一切......鮮活了起來。

耳邊輕輕的海聲、風聲、淡淡的音樂聲響,
《飛》這個無形的字眼,實實在在的,在心中撼動。

今天是特別的日子,琉園15歲了 ^___^ 生日快樂!

場內充滿了淡淡的花與植物的香氛,
琉璃作品與作品間,花作引導......天堂鳥ˋ燕子花飛翔,
視覺印象與鳥兒一般,相當有趣的連結。

舒適爽朗的擺設,光線也很柔和,
來賓與記者朋友們,自在輕鬆的迎接一波波的真心感動。

爲了呼應這次主題《享飛》所設計的 Finger Food,
將概念轉化成三個階段:
心靈平衡....心思自在....靈魂才能享受飛翔,
真心的這麼認為。

《琉園》是台灣深耕,自創的藝術產業,
所以這次的食材,主要也以台灣產出的美味為首選。

*寒天蕃茄杯
亞洲風味的海洋陸地小品,美麗的視覺,口口層次美味。

*新鮮薄荷豌豆佐香草法國
憩凉薄荷搭配甜美豌豆,與法式香草麵包完美演出。

*屏東西瓜佐黑橄欖羊奶乳酪
夏季香甜屏東西瓜,搭配希臘式的羊奶乳酪,一陣海風吹起。

*黑蘭姆百里香蕉核桃
浸至在陳年蘭姆的台中香蕉,完美將香氣釋放在蛋糕中。

*香草康福茶
新鮮綠薄荷,與馬鞭草ˋ甜菊ˋ香蜂ˋ甘草,穩定....寧靜與喜悅。

餐桌桌布以雙層表現:
底層布料柔軟如微風,漸層色彩如海洋波動。
上層為透明紗質布料,通透下層色彩,如風....如陣陣波動。

這場發表會,讓我深深的感覺......
感動這個字眼,不需強烈說出,
因為......深植在心中,身體感受的到的。

期待另一個 琉園15年。


(作者藍偉華,為【享飛】記者會策畫並親手調製手工點心)


2009/06/04

蘇州博物館


2006年的中秋時節,在距中國上海不遠的蘇州,一座由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I﹒M﹒Pei (1983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)所精心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落成啟用,這位曾經設計過法國巴黎羅浮宮美術館、德國柏林歷史博物館及日本美秀博物館的建築巨擘,也在他的家鄉留下了在中國第一座博物館建築,蘇州自古以來就有「山溫水暖,風物嘉清」的美譽,貝聿銘為蘇州望族,家世顯赫,父親貝祖詒即為第一任中國銀行總裁,新館與舊館(太平天國忠王府)僅一牆之隔,鄰旁有江南四大名園的拙政園及獅子林(為其兒時住家)。

新館設計採江南園林的架構,以「中而新,蘇而新」為概念,強調「不高、不大、不突出」的內斂導向,充分尊重基地所在街區的歷史風貌,因地制宜,地上地下各一層,灰頂白牆,建構具文人風格的建築型式,集山、水、園林三位合一的博物館建築,並與周圍的傳統民居融為一體,渾然天成。建築物採貝聿銘一貫的幾何形體,轉折多變的空間佈局與戶外庭園相互輝映,頂棚採用鋼和玻璃,塑造輕盈通透的體態,光影由上而下灑落於室內,並以135公分為空間的模距單元,以其倍數延展開來,舉凡用材、陳列、燈光、一樹一石、一草一木,皆由他親自定奪,他認為植物之美是要讓觀者看到、聽到、聞到,以師法自然為旨,並結合了其一直以來配合的國際級專業顧問針對陳列、結構、音控等做了最佳的詮釋。

從大門轉入即可透過窗扇體悟到中國園林「步換景移」、「借景」、「取景」的手法,形成空間錯落有致的遊園趣味,尤其取自中國水墨山水畫大家朱芾「以牆為紙,以石為繪」的啟發,借鄰旁拙政園的灰白牆為紙,將巨石切片(選自山西與內蒙交界的"中國黑"石材,晴天為黑色,下雨後變成黑色,太陽一照又成了深灰),高低錯雜排列於牆前,隨著光及江南煙雨,形成一幅立體的環境水墨山水,隔著水際,山石倒影,更顯趣味,自成一格。

博物館內共有大小32間展覽廳,文物展示面積約3﹐600平方米,文物展品超過1﹐200件,皆為歷代佳作精品,主展區設有吳地遺珍、吳塔國寶、吳中風雅、吳門書畫四個具蘇州特色的常設展廳,其中有一中庭紫藤園中一株紫藤,呈龍盤旋攀爬至棚頂,綠意盎然,據說是由明朝江蘇四大才子吳門畫派-文徵明所親植之紫藤移接而來。

這座被貝聿銘稱之為「最心愛的小女兒」的蘇州博物館新館,自開幕以來,人潮即絡繹不絕,在其90歲高齡能回到家鄉,將發乎自內心的眷戀情結,投射在這一方天地之中,如其所說"既是蘇州的,也是世界的;既是傳統的,也是現代的"。

(本文作者為莊國材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、康莊國際設計工程有限公司主持人、La Vie雜誌建築行旅專欄撰稿人)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