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/07/08

呼吸外交部的清新空氣


最近陪同執行長去外交部演講。

按理說,在熾熱的陽光混雜著車水馬龍的廢氣裡,即便走上短短的幾步路,都覺心煩氣燥,很難一進冷氣房裡就馬上降溫下來。但這個地方不同,不僅是因為空間寬敞,有明亮的窗光,而是透著一種氣息,是閑靜吧?這很奇怪,因為我們來的是辦公職場。

一直到後來,我才明白,這種氣息是從人的身上散發出來的。

電梯口,迎接的人點頭、微笑,彬彬有禮。上得樓來,一杯清茶奉上,馬秘書與執行長有了短暫的交談。上課鐘響,執行長步上講台。我和隨行的兩位同仁步入學員座位,襯著白色瓷杯的清茶,各自落在眼前。

所有的過程,流暢,自然,沒有奔來走去的學員,沒有提示上課的高聲宣告,當然更沒有喧鬧嘎然停止的時刻,好像不管是上課或下課,是否有外賓來訪,這裡的氣息本來就是如此---那似乎是一種教養,早已融入每個人的血液裡,投射在每一個細微的言行舉止。

從資料上來看,上課的39位學員都是外交部的領事人員與僑務人員,他們多擁有明星大學的碩士學位,算是外交部的新進人員,此次邀請執行長以tittot琉園為例所主講的「結合文化與科技--創造藝術品牌新境界」,即屬「經貿活動外交」系列課程之一。

或許你會說,參加的學員因為有國際禮儀的訓練,當然散發的氣質就不一樣了。這當然很對,但我的問題是:為什麼這樣的人是少數,而不是多數;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,還是整個環境都有問題。

我想起劉兆玄院長前不久才講起的「五識」---學識、常識、見識、膽識、賞識,當時我對「賞識」的提出特別感到驚訝,或許我從事於文創產業,對文學、美學的涵養常有深刻的體認,覺得擁有「賞識」,是人生最大的幸福。

然而當時所見的新聞披露,皆未提及「賞識」,反而繪聲繪影想抓出究竟隱涉哪位官員有學識沒常識。這就是整個社會的氛圍,即便是理當富有文化氣息的新聞媒體都敵不過八卦的魅力,而隨之起舞。

然而,也還有這一小群年輕人,獨立於社會輿論的紛紛擾擾之外,讓渾身瀰漫煙塵的我,還能撥開雲霧,再次呼吸到清新的空氣,也讓我更加領受到通識教育之至大重要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