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/04/30

想追回自己的快樂


女人總是對晶瑩剔透或色彩斑斕的東西,充滿了慾望。喜歡它什麼呢?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佔有慾呢?

在水晶玻璃的世界中,我結識了一位漂亮聰慧的女孩——May,一位只有17歲的中學生,一位和我一樣認為玻璃世界純真、誠意的美好。嚮往總有實現的一天。

May對色彩有很深的認知。這樣的年紀的確是個天才。她對玻璃的迷戀會讓男生忌妒。偶爾買上一兩件擺飾或吊墜珍藏起來。雖然這些東西在一個中學生眼裏算是價格不菲,但她的信用卡中總會有足夠的零用錢供她消費。因為May的爸爸是一位成功的生意人,卻又是一位失敗的爸爸,可能離婚是他對May做過傷害最深的一件事。從那以後似乎所有的事都可以成為這對父女爭吵的焦點。May曾對我說:「如果我有兄弟姐妹,任何一個就好,我想我就是最幸福的。」聽得叫人心酸,她的孤獨就這樣赤裸裸的表露無疑。

一個靜謐的秋日午後,May在我的專櫃購買了一件【一馬當先】,她指定要一匹馬,問我什麼樣的馬可以與哀愁賽跑,她想追回屬於她的快樂,May說:「爸爸看見了我房間裏的玻璃世界,我們有了一次平靜的談心,我們沒有爭吵,是最坦誠的一次。我知道了自己的心正在成熟,越來越看清對爸爸的愛是如此的清澈。」

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亦如水晶玻璃一樣,有昏暗、有熱情的色調。無論什麼顏色,其本質就是這麼清澈、乾脆。亦如女孩總是對晶瑩剔透或色彩斑斕的東西充滿了欲望。這也許就是最原始的本性吧!

(作者李薇薇,服務於哈爾濱新世界百貨tittot琉園專櫃)
.

2009/04/21

夏天的傍晚,琉園水晶博物館像個發光的盒子



這是我上大學後寫的第一篇心得,這篇心得還很特別,因為它不是書或是影音,它是個博物館的東西。

我一直夢想著我可以自由自在的去想去的地方,上大學後我感受到了這樣的氣氛。我為自己規劃了一下午的行程,這種感覺真好,人生不再只是無意義的打著電腦;我可以行萬里路,不再只是看著萬卷書。

我一到琉園水晶博物館時,還很擔心臨時學生證不能證明,可能會需要多付好幾十元,沒想到收費的伯伯說博物館相信我們,所以不需要拿出證件,這樣的舉動真令人窩心。

有時候,可能別人會覺得逛博物館是件無趣的事,但我卻覺得那只是因為沒遇到和人心靈相通的藝術品。多用點心,博物館也會變成一座寶山。

首先,我要先介紹我最喜歡的作品-[庭院深深]

作品旁有段文字:「這是沉澱多時的印象 深厚的大門 鋪首深沉的凝視 門環孤伶懸吊 這裡深鎖著多少歷史舊事 和祖祖輩輩的傳奇 豪門裡花開花謝 再也沒有人知道 庭院深深 中國美麗的滄桑 靜得讓人激盪」我初看這個作品與文字,立即被感動。我也想到我曾看過的「大紅燈籠高高掛」。中國不知有多少女子,深宮不知有多少后妃,就在那庭院,那門口,寂寞深深,到底深幾許…  

只是單純的一件作品、一首詩,也可以讓人產生這麼多想像與美感,真是太美好了!

接下來,我想介紹 [情如山]。這個作品的文字是:「俯視 輕唱 低吟身心交融的溫馨 仰望 悠揚 協奏一世共榮的擔當 情的合音 愛的重奏 聲聲牽引 重重包圍 圈起真愛永恆的幸福」因為它,讓現在正遠離他鄉的我,想到了父母。

原本我在參觀時有看到 [情如海] ,價位比較高,但不知為何,我卻喜歡 [情如山] 這個作品。兩個作品應該都是講愛子女的心如山如海,情分也像山海一樣深不可測。另外,我還很喜歡 [情圓] 這個作品,也是一對情侶,但卻沒有小孩子。

接下來,我則是介紹一些較有印象的作品。






彩繪人生(義大利-Cesare Toffolo)
上方是畫筆,下方是顏料,人則居住在花瓶中間,用玻璃描繪人生,實屬佳作。



[虹]

水晶球(捷克-Jan Ftydrych)
藍色居所(捷克-Bohumil Elias)
虹(捷克-Jan Exnar)

這三款都是利用光與影的變化,來達成不同光源所看到的藝術品有不同的風貌,人也是如此,用什麼角度去看,就有不一樣的美麗。 [藍色居所] 像你跟光玩遊戲般,你蹲下來,下面就是淡藍色,上方是深藍色,你站上去,下面就變成深藍色,上面卻變成淡藍色。 [虹] 則是一座透明藝術品,透過光,展現各種位置的彩虹。而 [水晶球] 還可以看到顛倒的自己。
.
迴旋(台灣-王鈴蓁)
這個作品外表示紅色的圖案,裡面卻蘊含綠色的心。不知怎麼地,讓我想起仙劍遊戲。




[水鏡]

水鏡(日本-家住利男)
寵物(日本-Toshikazu Kobayashi)

[水鏡] 讓我很印象深刻,因為會看到自己的臉,就像以水為鏡、攬鏡自照,果然是心思細膩的日本人。寵物也令人驚艷,一隻忠心狗的肚子是透明的,裡面裝著一個男人,它象徵日本男人在社會與家庭的處境,我覺得很有趣。

教宗(tittot琉園)
要把教宗用玻璃刻畫得那麼詳細真的需要很大的技巧,雖然只有白色,但卻能感受到若望保羅的莊嚴。

另外,我去的時候剛好有遇到「美麗的女體」展覽,裡面有彭鐘蓉小姐的攝影,主題是裸女,真的拍攝得極為美麗與個性。我對她的 [水影2] 很喜歡。除了展出攝影,那邊也有國外典藏品的玻璃藝術。我也很喜歡tittot琉園園展出的「出塵」,大家真的可以好好去看看。也希望大家不要對這些裸女有任何不好的遐想,畢竟那是藝術品嘛…

在參觀快結束時,我發現有一群老人正在DIY做噴砂玻璃杯,我覺得很開心,即便是老人,也有他們歡樂的地方。我還有看到一群公司的職員們來參觀老師做玻璃的過程,玻璃熱的時候軟軟的,好像很好玩,要小心不要燙傷,那溫度都是好幾千度呢。

雖然標題是用tittot琉園,不介紹它的歷史好像說不過去,但是我相信這些資料好找,重要的是有沒有那個心去看罷了,所以我就不簡介了。那今天的介紹到此為止,以後還有機會去逛的話,或者有什麼感想就會新增。


(作者曉雨,琉園水晶博物館參觀感言)

2009/04/06

雕出心中雋永的台灣印象



故事最早是發生在2006年,應該還要往前推一年吧,總之,那時tittot琉園正加速往國際發展,總認為既是從台灣出發的品牌,就要為台灣留下些記錄,於是有了推出「台灣專屬」作品的概念,僅限台灣銷售。只不過,當時tittot琉園還不若一些國際精品品牌響叮噹,是否能用專屬地區的行銷概念而創造出當地的搶購風潮,而引起懷疑的反對聲浪…。總之,理想戰勝了現實,無論如何,都試試看吧。

第一件的【拂曉】,僅是修改覆於佛像的面紗就細敲琢磨了許久。那是一件來自法鼓山印象所創作的作品。是清晨上了法鼓山,霧還濃得繚繞不去,但才進了佛殿一會兒,再出來,卻已陽光遍照山林,雲霧早不知去向。

瞬間的轉變,剎那的震憾,於是心中有了想法。【拂曉】把佛的莊嚴法相用山石的質感呈現,唯獨雲霧掩面的那層薄紗,又要如何用堅硬冰晶般的玻璃呈現出若隱若現之感,且不減佛的聖潔明澈,當真考倒了所有參與設計製作的夥伴。

作品終究完成了。是雲、是霧,都是執迷不去的煩惱,讓人看不清真象;但是太陽一露臉,便雲消霧散,處處清朗無憂,光明普照,而這正是我們的本來面目,經過拂曉,逐漸清新光采。

2007年,以即將瀕臨消失的野柳「女王頭」為題材而創作了【美麗勝境】。對於創作台灣獨特的風景,固然有「本」可循,但也正因為人人知之甚詳,而成了人皆可挑剔的挑戰,要如何像到一眼即知,又要能加入創新的元素,貼切傳達該自然景觀的精髓、神韻,並且在以台灣造形為基座的同一基調中表現出張力,tittot琉園不啻是為自己找了麻煩。後來取材於阿里山的【好峰好水】、甫發表的【日月明境】都是從種種的文化背景、歷史傳說、風景特色的考究中,揣摩出足以象徵的元素,而抓住屬於每一個地方、每一處風景獨一無二的靈魂與氣質,乃至有了符合心中雋永的輪廓與印象。

台灣究竟還有哪些足以稱傲的自然景觀或地方文化呢?tittot琉園透過一年一度台灣專屬作品的設計,不斷挖掘,也不斷賦予新的生命,讓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,能因此而更深刻的認識這塊土地,進而珍惜擁有。

四年來,一件件台灣專屬作品的推出,確已引起注目。那已經跳脫了其它品牌以專屬地區所擁有的驕榮感,而是正如tittot琉園初衷,真實傳達了地方文化與重溫美好記憶的精神象徵。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