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日月潭,它的名字還真有點典故。據說日月潭就是太陽和月亮曾經掉落的地方。哈!這個故事可真奇,我怎麼從來都沒想過太陽和月亮也會掉下來?難怪tittot琉園最近以日月潭為創作題材的【日月明境】,虛虛實實的把太陽和月亮雕了出來。
這可讓我也想起楊照曾經在中國時報「三少四壯集」專欄發表了一篇「了不起的掃把」,總之他舉了一個例,瑪格麗特布朗(Margaret W. Brown)所寫的一本書,叫做「重要的書」(The Important Book),這本有點像童書的書,寫的盡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,甚至我們壓根兒都不去想的事,但他不管寫什麼,第一句都是「…..重要的是….」
他舉了書裡的幾個例:「湯匙重要的是/用它吃東西/它像是一隻小圓鍬/…..它不平/它有點凹下去….」,還有風,「風/重要的是/它會吹」,那麼天呢?「天/重要的是/它永遠在那裡/真的」,是啊!太陽和月亮也永遠掛在天上,它們也許偶爾會被雲霧遮掩,但我們從不擔心它們會不見,只是若真有這麼一天,就像日月潭發生的故事一樣,太陽和月亮真掉下來了,我們可怎麼辦?會不會像當地曹族人所擔心的,稻穀不生、花兒不長,人也都要餓肚子了。
很多事確屬稀鬆平常,但真沒了,還真萬萬不行。難怪在中國吉祥文化中,就因為太陽和月亮的恆久存在,便賦予了「永恆」的意義,希望所有的好事都能像日和月一樣,長長久久;「日升月恆」的成語也就是這麼來的。
其實,人間事還真難有恆久之事。但這樣的無有「恆久」會不會也是因為人性喜新厭舊之使然呢?設若,我們能時時像瑪格麗特布朗(Margaret W. Brown)所寫的「重要的書」一樣,用「新」的角度去看待人與事,或許再平凡的風景,讀來也是盎然有趣,甚而覺得其之神奇而難得,而能以一份珍惜和感恩之情相待,自然眼中所看之事盡是美好,人情溫暖也就愈嚼愈滋滋有味了。
這可讓我也想起楊照曾經在中國時報「三少四壯集」專欄發表了一篇「了不起的掃把」,總之他舉了一個例,瑪格麗特布朗(Margaret W. Brown)所寫的一本書,叫做「重要的書」(The Important Book),這本有點像童書的書,寫的盡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,甚至我們壓根兒都不去想的事,但他不管寫什麼,第一句都是「…..重要的是….」
他舉了書裡的幾個例:「湯匙重要的是/用它吃東西/它像是一隻小圓鍬/…..它不平/它有點凹下去….」,還有風,「風/重要的是/它會吹」,那麼天呢?「天/重要的是/它永遠在那裡/真的」,是啊!太陽和月亮也永遠掛在天上,它們也許偶爾會被雲霧遮掩,但我們從不擔心它們會不見,只是若真有這麼一天,就像日月潭發生的故事一樣,太陽和月亮真掉下來了,我們可怎麼辦?會不會像當地曹族人所擔心的,稻穀不生、花兒不長,人也都要餓肚子了。
很多事確屬稀鬆平常,但真沒了,還真萬萬不行。難怪在中國吉祥文化中,就因為太陽和月亮的恆久存在,便賦予了「永恆」的意義,希望所有的好事都能像日和月一樣,長長久久;「日升月恆」的成語也就是這麼來的。
其實,人間事還真難有恆久之事。但這樣的無有「恆久」會不會也是因為人性喜新厭舊之使然呢?設若,我們能時時像瑪格麗特布朗(Margaret W. Brown)所寫的「重要的書」一樣,用「新」的角度去看待人與事,或許再平凡的風景,讀來也是盎然有趣,甚而覺得其之神奇而難得,而能以一份珍惜和感恩之情相待,自然眼中所看之事盡是美好,人情溫暖也就愈嚼愈滋滋有味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